5月前半個月是蝦稻共作生產管理最后的,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。各養殖戶在加強飼養管理,水質調節、水位調控的同時,重點搞好疫病防控,防止“五月魔咒”造成災難性損失。
1、適時加注新水。每間隔一個星期,加注一次新水,每次加注1/5,或每天加注一次,每次2小時左右(以40畝為單元計)。加水應在每天上午8時至下午2時階段。一方面可以調節水位,有利于小龍蝦快速生長;另一方面,可以防止或減少小龍蝦苗缺氧浮頭,甚至泛塘。
2、及時割草,防止水草死亡。伊樂藻是耐低溫怕高溫的水生植物,在蝦稻共作環溝內栽有伊樂藻的,要及時割草,防止水草露出水面,遇高溫死亡。割草位以水面以下40為宜,有利于伊樂藻存活生長,為后期稻田插秧后,集中在環溝內的小龍蝦苗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。
3、強化投餌,科學促長。在計算投餌量時,要注意增加小龍蝦種苗體重基數,根據增重情況,相應增加投喂基數,投餌率仍按3-5%投喂。
4、加強疫病防控,扼制“五月魔咒”。進入5月,每10天或半月用聚維酮碘潑灑一次。2天后,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劑。如發生白斑綜合征,要用聚維酮碘連續潑2-3天,每天一次,同時停食停捕1-2天。
5、做好插秧計劃,適時播種。
1)按照6月1日至10日插秧,作好插秧計劃,倒推谷種播種期,育秧工廠育秧,一般秧齡20-25天。
2)選擇好稻谷品種,應選擇植株粗壯且高的雜交稻品種機插。
梅雨季節龍蝦養殖戶要做好四方面工作
6月份的梅雨天氣特別的明顯,天氣反復無常,水環境波動頻繁,因此6月份是水產養殖對象病害高發的一個季節,那么淡水龍蝦養殖在梅雨季節期間,養殖戶們要做好哪些工作來減少沒有必要的損失,建議從以下幾點著手:
1. 建議龍蝦養殖戶迅速將池中大規格的龍蝦起捕銷售,梅雨季節出現持續降雨過程,氣溫稍降,雨量較多,能提高池塘水位,緩解高溫帶來的壓力。但同時也會造成龍蝦應激反應大,水中有益藻類菌類減少,水草萎縮,水質易渾濁,緩沖性差的水體甚至會導致大量龍蝦上岸發病甚至死亡,及時出售小龍蝦,一方面以防梅雨期間小龍蝦苗價格發病死亡造成不必要的損失;另一方面能起到降低龍蝦種苗養殖密度,防止水草不足、水質易惡化、出現缺氧或溶氧不足等情況。
2. 加強日常管理,注意巡塘防逃逸。由于多雨水,易引起塘堤破損或池塘漫溢,可以根據天氣,及時抬高池塘水位與外湖水位持平,防止池埂坍塌;加高加固外湖圍網;加高加固塘埂等措施,并注意巡塘,防止龍蝦逃逸現象發生。
3. 科學投喂飼料。一是要注意飼料的新鮮度,如投喂霉變飼料,易造成龍蝦出現腸炎等高死亡率的疾病。梅雨天氣飼料難儲存易發霉,因此購買飼料的量不要太多。二是遵循“四看”和“四定”原則來投喂餌料,飼料投喂量要遵循看季節、看水色、看天氣、看魚吃食情況的四看原則;喂飼料“四定原則”即定時、定量、定質、定點來喂食。梅雨季節投喂量一般控制龍蝦蝦吃到7-8成飽即可。